管理动态
首页 > 管理动态 > 管理动态

无人机助力解决“两高”难题

作者:张爱茹 时间:2025-08-08  【字体:

近日,持续高温天气给户外施工带来严峻挑战,但中铁二十局瓮马铁路十标项目部通过科技手段成功破解难题。在抢抓工程进度的关键阶段,项目部首次采用大疆无人机运输混凝土,高效完成高边坡防护栅栏基础的浇筑任务,既保障了工人安全,又提升了施工效率。

入夏以来,遵义地区气温突破35℃,户外作业面临“炙烤模式”,工人难以长时间持续高温施工,部分人员出现中暑现象。项目现场的高边坡地形陡峭,部分高达50多米,混凝土运输车辆无法抵达,人工转运耗时费力,工效降低严重制约工程进度。在高温+高边坡的施工环境下,施工面临双重挑战!如何安全、高效地完成混凝土运输,成为项目部亟待解决的难题。 

为应对这一挑战,中铁二十局瓮马铁路十标项目部管理人员集思广益,决定采用无人机“空中运输”破解难题。项目创新引入单次可运输200斤重量的大疆无人机,搭配定制化混凝土容器,通过精准定位将混凝土快速运抵高边坡作业点。无人机运输往返仅需3-5分钟,较传统人工搬运效率提升5-10倍,且全程无需工人攀爬陡坡,大幅降低高温中暑和高空作业风险,有效降低工人作业强度。

“无人机不仅解决了运输难题,还避免了高温时段人工作业的健康隐患。”工区现场技术员黄桥表示。“还是用无人机好啊!我们再也不用挑着混凝土到处跑了!天又热,坡又陡,一天下来,腰酸腿疼,根本吃不消。现在好了,重活儿让无人机干了,我们就负责浇筑就好啦,真是既省力又安全!”工人杨师傅兴奋地说。

为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和时间的连续性,项目部采用“空中+地面”协同作业模式:无人机充电设备现场工作,确保无人机电量充足不停歇;地面人员同步进行装料、卸料、振捣等工作,确保浇筑质量与进度,实现了“空中+地面”无缝协作。

此次无人机的成功应用,是中铁二十局瓮马铁路十标项目部探索智能化施工的重要实践。据测算,该技术节约人力成本30%以上,为类似复杂地形施工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。未来,项目部计划将无人机技术拓展至建材运输、工程巡检等领域,利用科技赋能,打造智慧施工新标杆。

施工现场无人机正在运输混凝土 (黄桥 摄)

集团简介
联系我们

官方微博

官方微信